如若第二页

 

 
 

悲悯
  波旬问菩萨:“佛的心中有佛吗?佛的心中有众生吗?”
 菩萨言:“佛赞叹佛而不执于佛,诸相非相智慧故;佛怜悯而化导众生,众生如子慈悲故。”
 “佛言诸法空相,众生如子何以为证?”
 “佛因众生沉浮于三界六道而示泪;佛泪珠者,我今即是;以佛悲智,从佛化生。”
 “诸佛常现何方所?”
 “智慧极尽处,慈悲历劫数;广大穷边际,连绵越亘古;明彻诸幻境,示现幻境悟。”
 “何以言慈悲离相?”
 “慈悲离相,即平等一体而无我我所;若未离相,则施乐拔苦化为世间交易及福德善业。”
 “请简言何谓有漏、何谓无漏,及佛说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之要义。”
 “有漏指烦恼相续、无明遮蔽、生死辗转,无漏指解脱自在、依愿庄严、涅槃清净。菩萨因智慧法药故不尽有为,因慈悲救度故不住无为;不以无漏为竟、恒观无漏智慧现前妙用如来藏性;不以有漏为黯、不断有漏诸法知机善导迷茫众生。”
 “如来藏是了义说还是方便说?”
 “佛陀大慈悲,无量方便智;为导众生故,暂示诸假名;应机破妄执,敷演上妙方。我无我实相非相,法无法方便了义;本体歧路隐进阶,众生幻境凝真知。语言终是指引,辞辨寡益;了义亦是方便,唯证究竟;光明以遍照为影,内外通彻;慈悲以普度为迹,无远弗届;若明证法本无生,则即泯相对次第。诸佛分身无数,随缘示现救度;众生亲证菩提,法身如如一体。释迦文佛灵鹫山,妙觉如来中阴境;一切世界一切觉,无边佛土念如来。”
 “什么是如来秘密义?”
 “一念清净圆融俱足,一切种智遍十方三际,威音那畔胜莲华世界,无尽微妙不可思议。”
 是时波旬同于菩萨辉光清丽、安详无著。

 

透过
 哲学家问智者:“可以通过并拓展前人建立的逻辑体系对世界获得真正的认知吗?”
 智者说:“读书十年明真理在书外,实践十年知天道难解析,育人十年晓证觉无定途。”
 “逻辑推演需要基础,此基础是否可以不予证明、或如何证明证实?”
 “此基础尽可能予以证实,主要途径是通过实验或亲证证实其成立条件及局限。”
 “没有显著基础单元的体系是否可以有效运用?”
 “许多时可以很好运用。譬如典籍中的语言文字,在朴素意义上,每个字都是由字典中的其它字组成的语句诠释的;明彻透过且不宜匍匐拘泥乃至虔诚执著于作为信息介质的语言文字组织构架或演绎符号逻辑体系,随约还原复现本来的内涵义趣,进而理解并融回自然。”

 

放下
 隐士对禅师说:“通过沉思冥想,我现在否定一切言辞表述、进而否定一切境界呢。”
 禅师问:“如此你是不也否定‘否定一切言辞表述’的表述、‘否定一切境界’的境界呢?”
 隐士微怔自语:“真理在哪里?与谬误因何转化?如何才能超越真理与谬误相对的境况?”
 禅师说:“真理在谬误迫近处,当抛开和合条件将二者绝对时即导致僵化甚至发生转化;真理在表征层面是开放动态的,而于内涵上是空寂非语义的,在诸现象演替中显现转换形式;其是前期理想指引,是过程阶段台阶,是遍历因缘果论,乃至会成为思想的枷锁和藩篱。试图给出既普适又具体的阐释是困难的;通常所谓的真理,更多时只是实践过程的简略参照。没有至上权威,没有终极本体,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一切现象更迭演进皆据因缘造化而定。在特别极端情况,通常所谓的明显‘错误方向’却能够清晰地指引出‘正确路线’的捷径;是故,不拒绝于谬误,不执著于真理;进而放下逻辑、语言、意识,不生起相对的概念。”

 

内省
 哲学家问禅师:“宇宙有无边界及始终、是如何演化的?为什么会有生命?物质、空间、时间、信息及生命形态是否存在最大规模极限与最小构成单位?未来是否如过去一样确定?”
 禅师闻言,和蔼地回问哲学家:“你祖上及师长还都安好吧?”
 哲学家略微停顿继而慨叹:“他们有些已经过世,有些已经年迈、甚至正处在病痛中煎熬,想来我也在这生老病死的路上;每念及此不尽嘘唏,抚昔百端难可名状。因缘繁衍,际遇恩怨;盛衰更迭,成灭云烟。是知,朝霞暮霭皆在诵经,生死聚散总在说法;当深刻内省生死本源,以超越即使成为卓越学者却仍流于一本正经地述说自然及社会闲话者层面;科学、文化、宗教,仅仅是趣向觉悟的阶段性虚拟台阶。青丝华发度春秋,点点欢欣缕缕愁;竭世解析终戏论,亲证菩提始为舟。少年浴生,青年溥老,中年安病,残年明死。谢谢大师慈悲开解,由此亦知大学问家何以后期多面向人生觉悟,进而透过生死轮回趣归理性法体。”
 禅师远望天边说:“从驰骋莽原到登临峰巅;世事无常助证解,众生同性渡迷津。”
 哲学家感慨:“峰巅寂寥高寒。”
 禅师赞叹:“雪峰旗云招展。”

 

夜路
 夜晚山门口,徒弟问禅师:“师父这么晚了还出去做什么?”
 禅师说:“我去山的那一边访友。”
 “但何必要置身夜路呢?”
 “山凝河婉,月莹风轻。”

 

心灯
 哲学家问禅师:“怎样才能对一般事物有较为正确的认识?”
 禅师说:“深入研究一门具体学问,以滋养并支撑普适的总括阐释;一即一切,触类旁通。”
 “如何才能对具体事物有近于正确的描述?”
 “广泛考察各类事物的演化过程,以辨识并刻画独特的动态细节;一切即一,非一非异。”
 “那么,应遵循怎样的模式探索前行?”
 “在黑夜,以自己心灯普照周际;以灯耀灯,灯灯辉映。”

 

解缚
 旅人问禅师:“为什么许多时觉得人中年往往变得面目可憎?”
 禅师说:“人到中年基本定型固化,有些人因经历波折及屈压,致使许多时许多事以明显的先机与功利为主题;然每当回首青少年时的腼腆羞涩,亦常会于不经意间掠过莫名的伤感。”
 “莫名的伤感当何以排遣?”
 “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哭一回、笑一回。哭和笑都是人生历程的生动构成部分;童年时哭中常常略带笑容,以朴直纯真为基调,娇稚柔弱的委屈里充满着无尽的快乐渴望;暮年时笑中往往饱含哭意,以感叹无奈为基调,落寞拘谨的欢愉里伴随着深缓的寂寥彷徨。”
 “如何勘破人生?”
 “观一秋叶即感悟其始发毫微,曾经春色;渐显枯脆,终归尘末。勘破而出世自在智慧,随缘而入世同体慈悲;显荣耀时当择归隐,临绝境况体证无生;处惊涛骇浪之中从容淡适随波逐沫,行庙堂殿阁之上独步天下和光同尘;不以出世清净为究竟,不以入世度化为殊胜。”
 “怎样才能进入涅槃境界?”
 “智离一切相而悲悯一切众生,即相即性常乐我净;不生不灭而随缘善示解脱次第,圆融自在俱足妙有。在此涅槃意义上,既没有可进入的涅槃境界,亦没有可脱离的生死尘世。”
 “人生以何困时多?以何惧为甚?”
 “人生以为情所困时多,以惧怕死后历程为甚。”
 “此或困或惧当何以化解?”
 “可假借此困惧幻相生成出离心,进而增加精进力。”
 “人生旅途应特别注意哪些要点?”
 “诸锁之中情锁最紧,诸念之中念死尊贵;生犹死后无相开悟,悟后起修平等慈悲。”

 

实相
 禅修中心,物理学家启问:“何以略解经论中的五蕴皆空?”
 禅师说:“于如来藏清净圆融层面,因从阿赖耶识起,末那识、意识,及眼耳鼻舌身五识,次第对应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及成所作智,转识成智后无智亦无得,无出定亦无入定,无凡世亦无圣境,无生无灭,识空不二,行想受色亦复如是,自然恒常照见五蕴皆空;烦恼与菩提、冥顽与般若、缠缚与解脱、众生与诸佛、分别计度与不可思议,究竟不一不异。若彰如来藏成一切种智拟为法身,转八识成四智、二二拟为报身及化身,则纲曰八识如来藏五智三身;若标第九识真识—阿摩罗识、显其成法界体性智拟为法身,则纲曰九识五智三身。”
 “佛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请问究竟上帝是何深隐义?”
 “其究竟乃性空妙有、圆融俱足,在诸层面上其是理性体、是不昧、是含摄、是秩序、是法度、是幻现,是一即一切、是一切即一,此同是众生甚深隐义;由因向果呈凡夫相,由果向因现圣者相;所谓一切觉悟者,皆以践证自性空性、清净俱足、圆行妙用的程度而居相应虚拟阶位;自觉亲证,觉他平等,觉行无住。”
 “修行中平常而又真实的一步究竟是怎样的?”
 “是在午后庐前田园里的雅致闲适,是天体从行星到恒星的剧烈转化,是情世界与器世界的刹那融合,是凡尘如同佛国般的庄严清净,是无住于修行中每一步的空相实相。”
 物理学家与工程师随即先后又问:“究竟什么是实相?实相在哪里呢?”
 禅师答:“实相即是非相,隐含于真空涨落背景、公共接地,幻现于时时刻刻、在在处处。”
 学僧问禅师:“师父每次回答都不一定,是随缘应机还是内涵旨趣?”
 禅师言:“春暖花开,秋清月朗。”
 临别凭栏处,哲学家问禅师:“应如何初解空性?又当如何深解空性?”
 禅师答:“初解空性应返观内照、归趣寂灭、开智通明;深解空性当慈悲离相、广行无尽。”
 “佛陀教法是否包含些许类似本体论的成分?”
 “佛陀教法以戒为基、以定为体、以慧为用,超越逻辑思议,隐喻中偶尔包含些许类似本体论的成分,其如前面从藏经阁到大雄宝殿的缓曲台阶,仅是应众适机导引的善巧方便。”

 

 道士问禅师:“哪里在凸现广大的慈悲?哪里在彰显圆融的智慧?”
 禅师曰:“春雨润泽,至德无德;太虚空明,至道无迹。阴阳嵌套,互为潜势;诸层析凝,动态平衡;幻尘幻识,从幻证解;适机转化,返璞归真。”
 “佛经常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表征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是一念执著、一念分别、一念无际、一念相续解脱,是一心定慧等持、一心慈悲担荷、一心周遍普被、一心清净妙乐,是自觉示现、觉他功德、觉行无住、法身法界;其广说无尽。”
 儒者随即亦问禅师:“大师无我后还在修行中吗?那是谁在修行、还为何修行?”
 禅师说:“内圣外王的纲要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吧?”
 “这我熟知。大师的意思是指什么呢?”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究竟众生不可得,菩萨不可得,诸佛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
 

教旨
 宗教家问智者:“何谓出家?出何家?”
 智者说:“自觉是出家,觉他是出家,觉行圆满是出家,无所出入胜莲华世界是出家。出人我执家,出法我执家,出如来藏家,出威音那畔家。出家回家,十地三智,游化自在。”
 “诸多宗教教义究竟以何为纲要?”
 “以智慧引导慈悲、慈悲启发智慧、智悲双运融合无住的实践及内省为纲要,众生平等、诸法无异、佛佛一体。一念顿悟,累劫渐修,次第成就;出世于入世,不变而随缘,清净之幻现;入世于出世,随缘而不变,幻现之清净;理事无碍,性相不二,体用一如。”
 “其何者至为卓越殊胜?”
 “山峦叠翠,草木融荣。
  
先贤歌曰:白云津渡
   黄河岸畔白云山,薄雾漫隐全真观;虚极静笃心丹鼎,道法自焉开循环;
   大罗广渺无穷际,玉清元始跃禅天;娑婆多少出尘梦,津渡明月伴客船。”

 

要义
 深夜,繁星点点;禅师对学僧说:“近日回到你父母与剃度师父那里各照看一段时间吧。”
 学僧躬身谢道:“父母及剃度师父确实都已年迈,甚为挂记。是谓,见滴水盈华,似见大海苍茫;见大海苍茫,如见长者泪光。谢谢师父悉心指导,学生自随您修习以来受益颇多,常有闻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行前还启问师父,无始劫来修行的究竟要义是什么?”
 “珍惜生长、读书、参悟历程,及由其作为基础及前提所引向的更深层开解,体悟东方古老智慧的内典精要;累积学问乃至成为饱学之士是必要的,但主线宜直趣解脱生死枷锁;自主人生是重要的,离舍攀缘的同时亦当无相慈悲;简单自给的朴素生活,空灵烂漫的纯真思绪,不拘一格的洒脱风格,开宗立派的恢弘气度;以多世密行佛法待显故,以现世朴直向圣待成故,于览叶观花、展眉瞬目间即可悟道;初始台阶即是自然彰显与宇宙空相实相不一不异的本心,持续彰显,进而无本心亦无宇宙、无显藏亦无功用,精微广远、俱足庄严;要义是诚发一切智心、然亦不执著,证量言量、智量度量,透过无我无住、圆融慈悲智慧。”
 “慈悲智慧的朴素表现是怎样的?”
 “随顺知机启示,因缘导引自度,无相无迹无得,无证无言说,无智无度脱。”

 

接引
 强盗问禅师:“在禅修中是如何获得神通的?为何在传法中不轻易显露神通的威力?”
 禅师答:“在禅修中身口意清净、智慧观照慈悲不舍、平实修心平等度世,自然能够获得神通。在传法中一般不轻易明显地以神通力昭示,主要因为神通是禅修过程出现的附带效应,微偏于术的方向,即便不修佛法也能获得部分神通,而且如果没有相应的空相实相修心前提,则不能获得漏尽通及漏尽明,通明缺失,神通力不稳定,生死攸关之际不能有效提升层面进程,还可能会加速坠落,或徘徊迷失在驱使工具与惑众王难之间。当然毫无疑问地,通明俱足是为真正引路人的基本标准;毕竟知机善导、清越适度、自然天成是自觉觉他的主线脉络。”
 “恳请大师概述佛法精要。”
 “佛法精要即是善缘自度。证觉无我,普济苍生,清净圆融。”
 “谢谢大师教导。我在少年时也曾向往历史上那些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
 “我亦如此;尤其是侠的远迈旷达、相忘江湖,士的风骨承当、襟怀天下。”
 “世间确实有地狱、天堂吗?何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世间有天堂。放下我法二执,即刻迈向觉悟自在阶梯。”
 “天堂在哪里?从何处开始放下?”
 “你先去将掠夺的财物还回,并诚恳致歉,然后回来,我引你去。”
 强盗按照吩咐作完后一身轻松回来,见到禅师说:“我感觉从未有过的欢快。”
 禅师言:“我也是的,咱们正在去天堂化城的路上。”

 

即下
 岁末,弟子对师父慨叹:“一年又即将结束,不知这每一天都去哪里了。”
 师父说:“这每一天都还在啊,都正在历史的星河中闪耀其本俱的璀璨光芒。”
 弟子微悟:“请问师父,我们从哪里来?去向哪里?”
 师父回答:“从你问话时来;去向这一刻。”
 “那我们现在这是准备去哪儿?”
 “上路。”
 “师父在路上是如何处于修行状态的?”
 “只是走着;身自若,心自处,性自在,法自如。
  
往圣歌曰:丹霞时光
   龙洲丹霞碧湖前,层叠嵌套砂浪卷;春雨丝丝润细密,秋风漫漫拂红颜;
   高台累阶经日月,深谷流溪向远川;时光指纹历劫数,含生万载似一年。”

 

家眷
 旅人问禅师:“修行参禅是开启本俱智慧的,为何许多时出家人表现得比较柔弱退让?”
 禅师回答:“在许多时许多事上清晰地觉察其因缘本相,继而包容宽待,适机重新开始。”
 “大师一般是单独修行还是和谁在一起修行?”
 “在和家眷一起修行。”
 “大师是出家人,安居远山古寺,相伴青灯黄卷,又谁是您的家眷呢?”
 “草木山河,日月星空。”

 

圆满
 学僧问禅师:“什么是圆满?”
 禅师悄悄回问:“你现在家里几口人?”
 学僧赧然嗫嚅:“我已出家为僧从师修道,怎能还有家里人?”
 禅师朗声说:“我有家里人的,是佛陀眷属呢。”
 学僧问:“那如何检验自性自证自觉继而究竟圆满成佛?”
 禅师答:“清晰地复现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教化历程,自由地往来于他世界闻佛说法深解义趣现大总持,即刻地开显一切智智自然与威音王佛及贤胜佛融为一体。”

 


 行脚僧对禅师言:“佛说‘空’,菩萨说‘空’,本行脚僧一路上也常说‘空’呢。”
 禅师曰:“行脚时不要总是拖家带口的。”
 行脚僧说:“我来就一个人啊!”
 禅师问:“这一‘空’人是谁呢?”

 

幻相
 学者问禅师:“舍利从何出?眼耳鼻舌身意是遮蔽还是方便?如何从中阴境获得解脱?”
 禅师答:“舍利从安然持戒出、从精进禅修出、从平等慈悲出、从转识成智出、从渐次十地出,究竟从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出、从清净圆融出;诸识是沉迷轮回的壁垒,亦是趣向涅槃的阶梯;宜明彻临终时身分解与心分解次第展开的虚幻景象,及由随即生成的中阴身趣往入胎、住胎方向发展的诸幻境历程与平等解脱要旨;当你对待世界的方式改变时,世界对于你也就相应地改变了;转诸尘根为智慧门,消解遮蔽与方便相对的境况,轮回与涅槃、不一亦不异,永劫和刹那相融会、渺远与极微相含摄,共虚空、遍法界,妙曼庄严、重重无尽。”
 “那如何修行才能无眼耳鼻舌身意?从何处切入能直剖我法二执?”
 “佛陀及诸法王子在人间、色究竟天及诸地示现化身、报身及法身说法,着重阐释众生及诸菩萨当如何彰显本俱的清净圆满佛性。若返识见性,则渐离一切相绝诸戏论,芳草翠柏皆为般若映射,山河大地即是如来幻现;身心性法空相实相,浩瀚世界本自清净。诸相非相,观佛目不暂舍;无觉无别,念佛意不断绝;凡圣等同,供养佛竭尽身命。从诸识入循环修证简略如下,从前六识入、经末那识、至阿赖耶识,修证为尘根互应生灭无住、凡圣平等染净同殊,此谓行主理辅;从末那识入、至阿赖耶识、再经末那识返前六识,修证为空相离相生佛一体、我法执歇根明尘虚,此谓行理等持;从阿赖耶识入、出末那识、返前六识,修证为究竟圆融自转自净、超越生灭利乐有情,此谓理主行辅;修证实践依宿业根基则一般为上述过程的简约或复合模式。其中从末那识入循环,依妄证真转染成净,无漏现前而仍不舍有漏方便,转识成智随缘度化,此兼容平实猛利而直剖我法二执是为切要。这里将阿赖耶识拟为净分与染分的和合体是为转染成净次第修证而虚设的方便阐释。在持续的修证中,或偶尔洞天彻地明达因果、见十方世界遍成琉璃、现诸佛庄严国土,或忽见自体佛身金色、浮莲花座宣示妙法、众菩萨恭敬环绕,其皆是证悟过程台阶、不宜执著细研穷索。而言无或有旨在依因缘果破执显真,不以诸证境乃至无所得为圣解究竟,转识成智回归清净圆融。六识联袂幻察分别,末那中间妄执法我;阿赖耶虚括能所执藏演经律论,阿摩罗假名非净非染无执无说。”
 “还请简解无智无得之要义。”
 “智慧圆满、清净俱足即无智无得。无智无得是先圣引导,智慧圆满、清净俱足则需亲证。”
 “如此,大师现在见到什么?”
 “你见镜时见到什么?”
 “我见镜时见到自己。”
 “我见一切时即见到清净自性的随缘幻相;非有非无,非言非寂,非生非灭,非法非如。”

 

转境
 学僧问禅师:“如何才能在梦中实时体验到梦境虚幻并转化梦境?”
 禅师回答:“从体验并转化现在的你自己开始。”
 “因知师父早已至人无梦、即下随适,故此是您过去的修行经验吧?”
 “人生数层梦,寄旅诸幻境;出梦大慈悲,返梦设化城。”
 “师父是如何展现转化梦境的?”
 “我此时即在转化梦境过程中。大千因共业,幻生共幻灭;梦里行功德,无我更无著。”

 

禅修
 弟子抓起一把沙粒然后散开手指,随即问师父:“从指间滑落的沙粒,会就此改变命运吗?”
 师父说:“如你修习并深入禅定,则沙粒从指间滑落的过程会就此改变你的命运。”
 “在困境中如何改变局面?在顺境中如何积蓄福德?又如何避免出现死局?”
 “在困境中集聚力量造势破局;在顺境中广结善缘凡事留有余地;善缘留有余地可避死局。”
 “我已读诵多部经卷,下一步该如何修习禅定?”
 “清晰地觉察到没有任何懈怠,自然地放松到没有任何执著;既不散漫放任,亦不过力苛进。游云乘风远山谷,远山雪峰碧空路;碧空游云映平湖,清波摇峰云深处。”
 “可我总是生起各种念头。”
 “随其起伏转化,不再生起加强或抑制的附加念头。”
 “恳请师父指示具体该从哪里开始?主线脉络历何关节?”
 “止言敛目不起分别,根尘并融无我我所;烦恼种子不起现行,转染成净忏悔罪业;
 慈悲应世智慧渐圆,功德空性回向担荷;细相无执生佛不二,轮回涅槃次第消解。”

 

随顺
 师弟问师兄:“师父近日或静坐闭目、或伫立远望,是在观什么?”
 师兄回答:“师父在观经之间、法之间;在经之间观现无尽经,经经含容应时化导;在法之间观现无边法,法法无碍适机显隐。”
 “您跟随师父修习多年,他从前开示有特别殊胜之处吗?”
 “早年间师父开示时总括引经据典,具体结合实修亲证,几乎辩才无碍。”
 “师兄所言,令人神往。现在师父很慈祥,每次讲的内容也都是我稍加努力即能理解的。只是看上去师父也应季春捂秋冻、寒头暖足,凡客来客往只是清茶默默,经花开花落总是缓行笑笑,偶尔还有些木纳呆滞,似乎显得很平凡。”
 “前时恰似高山流水,巍峨壮阔、激昂澎湃;现在如同江河入海,舒缓安适、大智若愚。”

 

通则
 禅师旅行经智者舍,智者问:“尊者何来?”
 禅师曰:“缘来;如来。”
 “缘俗,轮回缠缚;如圣,圆融清净。”
 “从俗证真,真俗无别;由圣入凡,凡圣平等。”
 “从一般迈向卓越的要点是什么?”
 “此要点可简略为基于并超越;诸如科学家当有基于严谨实证之上超越逻辑及语言的深刻洞见,军事家当有基于开疆扩土之上超越战争与和平的高远谋略,宗教家当有基于慈悲智慧之上超越轮回和涅槃的普世襟怀。这其中既需有从一般迈向卓越的坚实基点,又要有取得阶段卓越后的稳固落脚处,并在局域范围内跨越过程能够近于安全可逆,进而形成持续跨越。”
 “如将不生不灭等效为本体理解,则此本体是终极真实还是语义指引?”
 “如此,若执著本体以其为极致舞台则徘徊幽微,若路过本体以其为阶段台阶即渐趣佛境。”
 “怎样才能深植善本、通达法要、直入佛境?”
 “观佛、念佛、供养佛。”
 “如何观佛、念佛、供养佛?”
 “离一切相,不起一切附加心,于一切法无所得。”
 “托钵化缘与禅耕自养孰更适应并感化当今众生?”
 “托钵化缘是随顺结缘、启示转化、法布施的过程,禅耕自养是锤炼身心、把握命运、普济结缘的示现;社会在不断演化,宜根据地域时代、民风年景等状况予以选择;其中在民生艰难时期可优先以禅耕自养及普济为主适当辅之以托钵化缘相结合的方式随缘自度度人。”

 

历劫
 学者问禅师:“什么是常?佛性是常吗?”
 禅师回答:“无常是常,常即无常;佛性是非常非非常,透过不可思议及分别计度乃名常。”
 “那么大师您有苦乐吗?能够预知、乃至预置生死吗?”
 “我有苦乐,苦乐对境交融;我也时时生死,生死连绵庄严。”
 “大修行者安住无生法忍,契合无生灭诸法实相,还会生起‘我’的思绪吗?”
 “大海随风起浪,前浪后浪各具因缘,其起伏流转尽是海水示现,大海、海浪、海水究竟同体无别。此因缘、流转、示现、究竟等乃随顺之言,而佛性无生无灭、妙明周遍。”
 “有成就者超越苦乐生死,以亲证圆融清净的程度而有差别,敢问大师现处哪一阶段?”
 “正在历劫。至缓至速春雪,至悠至急江河;至刚至虚道心,至陈至新岁月。”

 

名位
 学者问禅师:“名位大师一般是指怎样的修行成就或境界呢?”
 禅师说:“名位大师广泛指较高修行成就并随缘导引众生亲证觉悟者。严格谓,在人天称,四地菩萨及以上;在罗汉称,八地菩萨及以上;在菩萨称,十地菩萨及以上。罗汉者明解脱因缘涅槃示现,菩萨者通度化因缘慈悲善导,如来者澈成佛因缘圆满授记。而大师者即非大师,终不因诸名位生微许分别心,亦无以成就为意;其以三结灭尽、身口意业清净故受持一切佛法,以慧光双照空有不二、常寂常悲故自然现前一切佛法,以无相无功用行增胜、遍起现行妙用故普示一切佛法,以宏大愿力功德智见一切法境、常处一切智地故圆行一切佛法。”

 

无住
 道士和云游僧启问禅师:“修行证道的根本障碍是什么?”
 禅师说:“修行证道的根本障碍即是修行证道本身,亦即是人我执和法我执。”
 “如何概要地描述人我执和法我执?”
 “我拥有,我增广,我遍摄;我证道,我殊胜,我涅槃;我智慧,我慈悲,我度众生;我圆融,我清净,我等诸佛;是羁绊,是约束,是屏障;是摇篮,是舟楫,是阶梯。”
 “恳请大师统略言之。”
 “诸同异境,我解胜众。”
 “如何修行?如何证道?如何随顺?如何超越?”
 “大道至简;直心通道场;知机善导究竟。无住心,慈悲心,菩提心;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已有的优势在条件改变后可能会转化为障碍及缺点,融合放下、更新重启是要途。”
 学僧随即问禅师:“师父,那您是怎样禅修的?”
 禅师说:“禅修?已经不记得了。”

 

度化
 弟子问师父:“佛经中以油灯熄灭譬喻法灭过程;油灯临熄灭时因何会明盛呢?”
 师父说:“此缘于点燃能量。在开始时给油灯输入点燃能量,随即油灯自续脉动点燃过程;因临熄灭时将用于后续点燃的部分能量也一并释放,故油灯临熄灭时光亮会转为明盛。”
 “谢谢师父开解;只因您的言传身教,才使我对诸法因缘生灭及诸法本不生灭的空相实相及空性真性修行有根本进境。”
 “我也谢谢你;同样在这类过程,我更加深入明彻因缘果中种种差别之道法及其依止。”

 

随缘
 弟子对师父说:“我要更加努力地修行,以期早日像师父一样有所成就、利益众生。”
 师父抚慰:“为师之于你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自然地引导你逐步揭示本来面目,选择自我发现、自我觉悟,即使是站在佛陀的身边,依然焕发着质朴从容、深远庄重的本真光辉,修行成长为具有你自己完整特征的觉悟者。修行成长乃自然过程,张弛适度方有进境,其中等待、滞缓、乃至反复皆是修行部分。修行的要点在于适机平等转化,修行层次决定际遇景象,究竟无相无修。修行者适时透过或消解相对思绪进以彰示原本清净俱足圆融,根本上没有任何修行成就。在因言佛性,在缘言如来藏,在果言法身;虽原本俱足,然依修显成,方圆行妙用。娑婆证知见,慈悲融涅槃;纵横逸星汉,宏图越大千。”
 弟子恳切地说:“我盼望能一直跟随师父修行。”
 师父言:“人生随缘聚散,我只是你旅途上的风景和遗迹。
 当一切终将散去重新归于平静,我的心仍然在和你一起旅行,游历人生。
 当诸多往事成为追忆,我还在这里守望,守望着曾经的一刻凝成的永恒。”

 

指引
 学者对禅师说:“在增劫、减劫中有辟支佛、佛陀应世,其中于五恶浊世中化导尤为艰难。”
 禅师言:“沉溺于福乐者与深陷于困苦者皆难觉悟及化导。诸佛慈悲,智慧无畏;在十方世界,当人寿减到三十岁、甚至减到十岁时,虽众生无明覆重、烦恼炽盛,但仍偶有佛陀依愿随缘示现、游化世界、契机导引,是乃极其稀有、弥足珍贵;圣者诸经论于此多有阐释。”
 学者问禅师:“大师主讲哪一部经论?”
 禅师回答:“通讲佛经,但不执著于经义,否则即便圆满清净现前仍易成为修证障碍。”
 “讲经及修证因何次第分乘?”
 “尊重众生佛性,正视根基差别;微妙的道理简洁普适但难说难解,极致的状态柔和遍在却难示难觉,故权宜次第分乘。小乘大乘循序行,倦侣入化城;回小向大转究竟,佛乘亦假名。”
 “何以言世间知识体系及学说多为戏论?从何处入可以稳妥快速地趣近圆融智慧?”
 “世间知识体系学说多是在分别识(意识)及少分末那识层面探究立论,虽力表实相,然实相在阿摩罗识附近,远非分别识及少分末那识所能洞彻,故言其多为戏论。若根性敏利,则可从末那识切入,直剖我法二执,转烦恼障及所知障,无漏现前离相慈悲,渐趣圆融智慧。”
 行脚僧随即亦问禅师:“大师讲经以叙述哪些内容为主?”
 禅师回答:“以叙述自己的证悟为主,亦不拘泥于言辞形式,以免生成新的迟疑迷惑。”
 弟子问禅师:“师父讲经脉络深广,究竟以何义趣为宗旨?”
 禅师曰:“普示平等法性,深解娑婆因缘,广开觉悟法门。”

 

无我
 弟子问师父:“深入地觉行是从哪里开始的?”
 师父答:“从做好现在即刻死亡的准备开始,在近于死亡过程的分解幻境中当下觉行。”
 “在觉行中次第呈现的大幻境主要有哪些?”
 “次第的大幻境主要有三:一者,闻佛意解;二者,随佛度化;三者,智与佛齐。”
 “诸觉行中以自觉自度为首要及前提,那如何才能快速趣进转识成智、超凡入圣的门径?”
 “自然地转日常生活为平素修行,其中人生症结处往往是解证处;非凡非圣,无我无相。”
 “若无我,则是什么无我?”
 “无我无我。”
 “那谁在觉悟?”
 “妄我趣觉悟,觉悟现真我;妄我不异真我,真我亦假名。”

 

法要
 师父临终前对弟子说:“为师年迈,将脱残躯,临行在即,至嘱法要。”
 弟子言:“师父切勿挂怀,安心登程,我仍会来此。”
 “还来此作甚?”
 “听您说法;消解自身相对娑婆世界的限制,转化娑婆世界与庄严佛国间的樊篱,融合诸多佛国为一体;其皆由一念之别现国土异,而究竟无所消解、转化、融合;在执迷缠缚中娑婆是凡尘浊世、纷争乐土,在见性证道、平等度化时娑婆乃觉行道场、庄严佛国,在圆融清净里凡世佛国一如;非空非色,非性非相,非常非断,非智非义。”

 

同在
 途中,师弟染病去世了,师兄和师父将其安葬后继续前行。
 傍晚在村口休息时,师父不经意间向来路眺望。
 师兄问:“师父在望什么?”
 师父言:“你师弟尚觉虚弱,在等他跟上来。”

 

无常
 医者问禅师:“为什么在修证过程有时不宜特别亲近善知识?”
 禅师回答:“一方面,当见善知识的部分平凡表现时会影响对其有意义开示引导的领悟;另一方面,容易将善知识的证解及光辉部分地当成是自己的证解及光辉从而懈怠自觉实践。”
 “何以言菩萨围着众生转呢?”
 “其如在病榻前、手术台边,医者围着患者转;众生苦痛无奈,菩萨感同亲受。上医嘱未患,善师导未偏;寒来暑往古道隐,沧海桑田故人远;陌上行侶散落霞,星空明月伴尼连。菩萨分身佛所凡间,有一众生未得度,菩萨终不示涅槃;众生究竟是自度,法身佛陀示圆满。”
 “若不以法身、法界论,则还可以何明晓一佛一切佛、一切佛一佛呢?”
 “还可以法施、法药论;诸施之中,法施第一;诸药之中,法药最上;于此,药师佛同诸佛,诸佛同药师佛;进而是故,一佛一切佛、一切佛一佛。”
 “多谢慈悲指点。大师向来身体好吗?可否时常调养?”
 “有暗疾顽症与生俱来;虽经良医授药,然确难以根除。”
 “但观大师纯阳至柔,精神饱满,平和淡适,应享天年。”
 “此亦回光返照、时日不多之象。”
 “大修行者也在无常中吗?”
 “大修行者不昧无常;亲证圆融而不执著于清净,身处生死而不沉浮于轮回。”

 

生死
 学者问禅师:“知识等同于力量吗?”
 禅师答:“知识可通过实践转化为力量;但一般在转化前力量是力量,知识也还只是知识而已;有时已通过实践检验的知识仍易成为枷锁和羁绊,是故开放的、动态的知识是必要的。若未能透过知识的枝叶溯回根本、并转化其为智慧,则貌似有所悟,实际仍是近于一无所解。”
 “知识与智慧的交融处在哪里?如何化导指引?”
 “此交融处在事物演化的动态平衡区域,在联立方程组的广义解析解中,在刹那生死流转间,在梵网摩尼珠辉映处。一般事物都存在无穷层面背景,事物之间及事物与背景之间进行着直接的或经由更远更深层面背景的相互作用;极致上当事物与诸背景还原交融为一体时,则背景即近为本身。在根本上与把握人生命运相比,虽然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及哲学探索只是微末小技,但仍可适机通过这样的简略途径或台阶持续地化解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进而晓悟彻达人生本相及宇宙本源。以临接事物的背景为知机化导基础,以多背景为次第指引方向,通透一切,兼容一切,超越一切,既一切一体,亦非一非异,以无住心自在随缘导引。”
 “为什么世人多是喜生厌死?死亡之后会怎样?初染从何起?何谓修证中的不生?”
 “世人多喜生厌死是因为其末那识依阿赖耶识而执著我及我所;死亡之后阿赖耶识将在所藏业染通过少分末那识形成的业力牵引下,因缘对境流转延续过往诸世的惯性;初染从智慧殊胜起、从慈悲主宰起;修证中的不生指不执著、不染著,乃至自然转染成净末那识不生,解俱生我执及俱生法执,转烦恼障和所知障,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寂静涅槃自在庄严。局部上随缘辞世,许多时是人生最后的自救重启方式,最后的自我尊严保护途径,让自己和亲友都放下了,挥手作别一段尘世旅行;为生老病死作注解阐释,为生者未来展现序幕提示。”
 “凭大师的庄严自在可以避免死亡吧?”
 “我现即处临终状态,正在为死亡做准备,圆融自性的清丽光芒带我回家。”
 “大成就者的境界不是常吗?”
 “非常非非常;大成就者本归生死背景,亦随缘复示生死幻化,轮回涅槃同虚妄等清净。”
 “归结过后,怎样才能再见到大师?”
 “若你次第转解末那,那么,在阳光中、在清风里、在细雨间,在虚境处、在生死流转地、在解脱证悟诸阶段,你都会看见我,依如今日的幻颜。”

 

中阴
 弟子问师父:“如何明晰地辨识在死亡之后与转生之前这段中阴历程?”
 师父答:“明晰地辨识体验生时的每一片刻,解证行圆融,随缘慈悲智慧,自然清净无住。”
 “师父,这方面我略有心得。咱们周围谁死后会有中阴身?”
 “我有的。”
 弟子忙握着师父的手说:“师父的修为已远超越生死,不应经过中阴身阶段的。”
 师父言:“我游历诸中阴化导众生转境久劫矣,你现在就正握着中阴身的手呢。”

 

名相
 科学家问禅师:“如何才能熟悉死亡后的中阴解脱过程?”
 禅师回答:“在此生亲证。”
 “尚未死亡,如何亲证?”
 “熟练证解数理方程需要预先亲自反复推演才能掌握关键步骤、发挥解题技巧,而适机运用及临场应试仅是平凡检验。同样,超越轮回是在生时即已趣见诸相非相、亲证成就,而度化及临终解脱或死亡后中阴解脱只是素常印证,亦不再有束缚状态和解脱境界,不昧因缘果,一切法皆是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次第成就、转化、示现。”

 

南无
 大雄宝殿,学僧问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在那里作什么?”
 师父说:“在默念。”
 “默念什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如若导航
http://www.nature.ac.cn  Email:info@nature.ac.cn        

 

如若第一页